- 茶多糖是茶叶中除茶多酚外的另一个重要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糖尿病、抗氧化、抗肿瘤、增强机体免疫和调节肠道菌群等功能。其含量随茶叶品质等级的降低而提高,高档茶...

茶多糖提取纯化、结构活性及应用研究进展(一)
- 早期茶组的系统分类 01Dyer的茶组系统如前所述,Dyer[54]在《The Flora of British India》中做出了与Griffith[...

茶科普:带你重新认识茶组植物(二)
- 糖尿病是一种糖代谢异常性疾病,长期高血糖容易造成肾脏等多脏器衰竭,因此控制血糖尤为重要。随着科学的进步与发展,药物治疗愈发有效但尚不能治愈,且长期服用药物...

代用茶辣木叶降血糖作用及其在功能食品开发上的应用前景
- 茶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受欢迎的饮料之一。儿茶素类化合物,作为决定茶产品风味特征和健康功效的三大次生代谢产物之一,其含量可达茶叶干重的12%?25%。儿茶素含量...

Bev Plant Res,茶树叶片儿茶素类物质积累的昼夜节律性变化 安徽农业大学研究新进展
- 近期,安徽农业大学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宋传奎教授课题组和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孙晓玲研究员课题组合作在国际知名期刊Plant, Cell ...

茶叶科研进展 ,茶树害虫取食后的防御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
- 近日,农业农村部就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加大财政扶持茶产业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作出答复,其中有两点都与绿色有机、与保障茶叶安全密切相关。 说到绿色有机,会发现其实...

或许云南天生具有“有机的基因”
- 湖南省茶叶研究所茶叶品质化学与营养健康团队成员吴文亮博士后在陈年六堡茶健康功效研究中取得了新进展。继在国内茶叶学术权威期刊《茶叶科学》发表“陈年六堡茶对高...

科研进展: 陈年六堡茶健康功效研究取得新进展
- 伴随人口老龄化,以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 disease,AD)为代表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呈现快速高发的态势。 近日,安徽农业大学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

安徽农大研究发现:饮用绿茶或能预防和延缓老年痴呆
- 普洱茶是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的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茶叶。按其加工工艺及品质特征的不同,将普洱茶分为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两种类型。...

普洱生茶和熟茶的品质化学成分分析比较
- 中国所产的各类茶叶中,绿茶生产规模最大,生产地域也最广,品质表现也各不相同。如何评判品质各具特色的绿茶?需要依照规范的方法——GB/T23776《茶叶感官...

干货!绿茶审评基础知识(一),建议收藏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云南白化茶树种质——勐海黄叶(Menghai Huangye) 茶树原产于中国西南地区,在中国栽培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由其...

云南白化茶树种质——勐海黄叶(Menghai Huangye)
- 1949年以来,我国茶产业持续发展,目前全国茶园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茶产业产值也从1000亿元上升到目前的6000多亿元,我国茶叶产量更是达到了280...

茶的综合利用
- 《年份普洱茶质量保荐追溯技术规范》 —— 2021.07.30—— 团体标准正式发布 普洱茶“越陈越香”的特性,让普洱茶随着岁月的增加而身价倍增。古树茶、...

年份普洱茶团体标准发布 普洱茶质量保荐一锤定音
- 三、国内茶园杂草危害评价 与分级方法探索 茶树与茶园病、虫、草的相互关系中,茶树害虫、病原菌与茶树主要是取食、寄生的关系,病虫害能够使茶树产生明显的如虫咬...

广东茶园杂草危害评价与分级方法的建立与探讨(二)
-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在茶产业方面,各省(市、区)主要以“生态茶园建设”为抓手,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目前...

广东茶园杂草危害评价与分级方法的建立与探讨(一)
- 科学家成功破解了中国名茶铁观音的基因组,还对161个茶树品种和15个近缘种大理茶进行了重测序分析,发现了影响植株高矮和茶叶产量的两个功能基因。茶树是世界重...
破解铁观音基因组,找到茶叶高产“开关”
- 茶是世界重要的饮料作物,以迷人的香气与多种有益健康的多酚化合物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然而其滞后的基因组学研究极大限制了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优良性状的快...

福建农林大学等中外科学家成功破解铁观音基因组与茶树演化史
- 由福建农林大学尤民生教授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简称“深圳基因组所”)张兴坦研究员主持,联合国内外多家单位的科学家共同合作成功破解铁观音...

乌龙茶之首铁观音基因组与茶树演化史
- 茶树在生长过程中常受到高光和高温等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进而影响茶叶的品质与产量。遮阴作为茶园管理中常用的农艺措施,可以通过改善茶园微环境,尤其是光环境,从...

遮阴对茶叶品质和产量影响研究进展
- 茶树是重要的经济作物,起源于中国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重要影响。令人愉悦的香味和沉淀千年的文化使茶成为除水之外最受大众喜爱的健康饮品。近年来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

【Nat Genetics】基因组所/福建农林等公布“铁观音”基因组,解析茶树演化和人工驯化历史
- ‘紫娟’(Camellia sinensis var.assamica ‘Zijuan’)是原产云南的特异茶树新品种。起初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周鹏...

一“紫”成名,云南特有茶树品种‘紫娟’
- 滋味是决定茶叶品质的关键因子之一,鲜爽的口感不仅是名优绿茶评价产品等级的重要参考标准,也是消费者选择绿茶产品时的重要依据。一、绿茶的滋味分类不同茶类有不同...

绿茶的鲜爽滋味是怎么形成的?
- 六堡茶属后发酵茶,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自成一体的生产工艺,目前主要分为毛茶初制和精制两个过程。·初制:茶鲜叶→杀青→初捻→堆闷→复揉→干燥·精制:...

六堡茶陈化工艺关键因素的研究
- 滋味是茶叶最重要的品质因子,在茶叶感官审评中占比30%。滋味甘甜醇厚是判断一款红茶品质优劣的重要指标,“甜醇”滋味是优质红茶的关键品质特征之一,能降低茶汤...

红茶的甜醇滋味是怎么来的?
- 近日,黄棪茶树品种基因组研究成果系列报告会在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举办,副县长肖印章参加活动。会上,众多茶界专家齐聚一堂,以专题报告的形式,共同探讨“茶文...

黄棪“透天香”基因组成功破译
- 茶叶深加工主要是指以茶叶生产过程中的茶鲜叶、茶叶、茶叶籽、修剪叶以及由其加工而来的半成品、成品或副产品为原料,通过集成应用生物化学工程、分离纯化工程、食品...

茶叶深加工产业发展趋势
- 中国是茶的祖国,茶资源极为丰富。2017年,中国茶园面积超过305万hm2,产茶260.9万t,出口35.5万t,创汇16.1亿美元,茶园面积与茶叶产量均...

茶叶深加工产业发展现状
- 白茶是我国传统的六大茶类之一,创制于福建,其制作工艺独特,不炒不揉,成茶外表“满披白毫”,色泽银白灰绿,汤色清淡,故称“白茶”。根据鲜叶采摘标准不同,白茶...

白茶功能性成分及保健功效研究进展
- 茶,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之一。千百年来,茶文化几经传承、历练、蜕变,焕发出别样的光彩和魅力。本纪录片寻访了云南、福建、四川的产茶重地,记录下小小的一片那...

央视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六集全(附视频)
- 引言“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
